吳哥25-崩密烈寺(豆比媽版)崩密烈寺是2007年間在德國的協助下,完成掃雷工作。我們去的時間,是2008年2月2日,應該算是蠻早去的。 整個寺廟的狀態,因為盡量保持原狀,幾乎可以用「狂亂」來形容,這不是我說的,是旅遊導覽書上說的。是2007年底剛出的旅遊導覽書。崩密烈,它的英文名是BENG MEALEA,想去的話,一定要知道它的名字,不然很難跟司機談。它的位置遠離吳哥主要古蹟區,地圖上沒有它的位置可供手指比畫。搞不好會有些司機還沒有去過崩密烈呢。初進崩密烈寺,有「少部分」地區設有木道可供遊客行走,算是很貼心的設計。崩密烈寺,相對於主要古蹟區的古蹟,它的石塊、林木,算是非常「不規矩的」,看到如此不規矩的狀態,真是令我心花怒放。當時,連已經看古蹟看到膩的豆比爸也說,這個地方好玩多了,早該來了。事實上,有些地區,如果沒有鋪設木道,根本過不去。上圖是我站在木橋上,欣節能燈具賞一整區崩毀的建築,兩個年輕人拿著單眼走過去,近些拍攝。我本來也想跟過去,忖度一下之後,決定還是留在木道上。既然可預期有一番猛拍狂拍,豆比爸開始維護他的武器裝備。照片中用的是40D配10-22廣角鏡頭。這裡的木道,有趣之處,是它會帶著你上上下下,甚至常走到屋頂上,高高地觀看兩邊崩毀的景象。有一小群結伴前來的遊客,看似台灣人,不過不是旅行團。這裡的遊客,應該都是以自由行散客為主,我看到的還是以白人遊客較多。五天的旅行團恐怕很難抽身來這裡(在三日票的考量下,除非在第四天放棄羅洛斯三個古遺址,或在第五天上午飆來這裡,還要負擔遊覽車的過路費和額外的五美金門票)上圖,豆比爸好整以暇努力拍攝庭院中的小古蹟。旁邊是一位台中來的先生,在旁邊好奇地觀察,後來他們兩個就聊起來了。雖然照片是無聲的,可是我要強調,當你在現場看時,你感受到的是周遭熱鬧的鳥叫聲,樹蔭長灘島下清涼的微風,還有林木環繞下特有的大自然的舒適氣味。很難形容啦,總之,除了視覺外,還有聽覺、嗅覺的刺激和享受。沒了木橋之後,要到處爬來爬去,還多了觸覺,岩石的冰涼和堅硬感。還有還有,走在林中小徑上的樹葉柔軟觸感以及悅耳的沙沙聲。超好玩的,很有探險的感覺。這裡的石塊上,都布滿厚厚的青苔,我們去的時候,是乾季,所以這些青苔是乾的,不會濕滑。我們買的三本書,都剛出版,所以都有提到崩密列寺,其中有本書的作者,提到他去的時候,是雨季,所以青苔會濕滑,走路要很小心。在入口的地方,會有英文導遊向遊客招攬導覽生意,他會帶著你走崩密列寺。不過,我們事前就決定不請導遊。來這裡,就是要感受獨自地在荒涼的寺廟(蠻荒涼的,遊客很少)中,孤身探險的樂趣,帶著一個人,隨時在旁邊用英文講話吵你,很煞風景(況且又聽不太懂),而且怎麼走,他都已經指引給你,就沒有自己探買屋索的樂趣了。想要感受面臨「未知」的興奮,就最好不要請「導遊」。不過,也要承擔迷路的風險,不過我覺得這是小事。這裡的仙女像,據說有幾尊是以手撫摸、托著胸部下緣的姿勢,不過我們沒找到。其實崩密烈寺的寺區不大,我們在寺裡、寺外(從某處爬出圍牆、又從某處爬進來,不是我們特立獨行,連導遊帶的時候也會帶著爬出圍牆,這是遊覽路線)走了一、兩個小時,就把整個地方摸熟了。當我離開崩密烈寺時,我甚至有把握可以畫出平面圖和建議遊覽路線、以及那個隱藏關卡其實是可以走(爬)的,哪裡是死路,爬哪裡時,要從哪個石塊開始下腳等等。不過我現在已經忘光了。在崩密烈寺自行探索時,我會觀察樹林裡的地上,會看得出來人走過的小徑,還有其他遊客、導遊走的路線。當你在崩密烈寺遊覽時,可能本來整個庭院空無一人,突然會有二個遊客,意想不到的從石堆後冒出來,邊走還邊用中文聊,接下來要怎酒店打工麼走啊,是不是迷路啦。或者遠遠望著寺廟圍牆時,突然圍牆外有人頭冒出來,原來是導遊帶著遊客,從圍牆外爬回來,再順著邊緣走,上上下下迂迴地回到地上,再鑽哪裡離開。這些都是線索,把這些線索收集起來,就知道有哪些「路」可以走。有時候,我指著某處說要走,豆比爸會說,怎麼可能爬得過去,我會堅持,剛剛有人從這裡出現,然後如何如何走,豆比爸勉強跟著走,會發現,呃,真的可以走。其實,這裡的石塊,都經過精心的鋪排,狀似自然崩毀的一堆一堆石塊,其實每個踏腳處都已經被人為安排好,就靠著遊客細心地自己轉頭找尋,哪塊石頭,是安排好的正確下腳處。如果不知自己身處何處,也可以找「關卡」爬到圍牆外,再繞著圍牆走,走回當初進寺廟的那個地方,再重新走就可以。豆比爸在草木中架腳架拍攝。當時,極佳的太陽光線從左側灑下,我坐在木道上,趕快將這些光影拍下。我還蠻喜歡自己在這裡拍酒店兼職的幾張照片。坐在木道上,看著豆比爸在調腳架,我想像起時光飛逝,幾十年後白髮蒼蒼,也許我還會獨自一人來到這裡緬懷...........哈哈哈有一對白人遊客,也好奇地站在木道上,觀察豆比爸的舉動。草木繁盛下,寺廟各處常鋪滿樹葉,別有風味。各位,這就是木道的終點了。有一對老年白人夫妻,跟著導遊來到這裡,後來他們就沒有繼續往下走,老人家不適合爬石頭。要爬石頭得趁還算年輕的時候。從這裡爬下去後,接下來往右走、或往左走,都可以,走一段後各自都會通到必須爬出去的地方,出去後分別都是處幽靜的大庭院。上圖:幽靜的庭院。崩密烈寺在19世紀末、20世紀初,老早就已經被發現了,也早就經過當時法國學者的探勘研究。當時,有位法國學者很重視這裡,覺得這裡是吳哥寺建築風格形成的重要階段。我們聽當地某位旅行社人員說,當時是先試蓋崩密列寺,累積經驗覺得可行後,才開始蓋吳哥寺,不知道買屋這個說法正確否,但確實看得出來崩密列寺的某些建築風格,跟吳哥寺很像。很可惜的是,近年柬普寨動亂時,竟然發生當地人夥同軍方,以炸藥炸毀崩密列寺中央塔廟的事情,為的是找尋寶藏。寺廟中的巨大亂石堆,居然是炸毀建築後的........他們有沒有找到寶藏,不得而知(古吳哥人會在寺廟祭拜的林迦下,埋藏寶藏,當然會吸引尋寶者破壞這些大老二,據說,吳哥寺的頂層,因為屬於聖域,有處地方有埋東西,也被破壞挖走)不過,崩密烈寺現在是新開發的景點,在未來勢必會吸引大批遊客,這是另一種寶藏。突然有陽光灑在整個小建築上,我當然是趕快把握這幾秒的時間,趕快拍。我們在這裡,再次遇到台中來的先生,他身邊有個當地小孩,台中先生說,他找到這個小孩作導遊,請他帶看。這個小孩居然帶著台中先生鑽進這個小建築裡,令人捏把冷汗,因為我覺得這建築不是那麼安全。隔沒多久,我們兩人正在圍牆外徘ARMANI徊,看過圍牆外壯觀的引道後,正想找一個新的「關卡」,重新回到寺內,這時,這個小孩突然冒出來,但他身邊沒有台中先生,我正奇怪,為什麼才沒幾分鐘(應該不到十分鐘),他們兩個就分開了,整個寺應該沒辦法這麼快看完。這個小孩向我們招手,示意我們跟他走,豆比爸好奇地說,跟他走走看,走沒一、二分鐘,我們就發現,這小孩帶著我們沿著圍牆外緣走,明顯地這樣繞,會繞回一開始進入寺廟的地方。這跟我的本意不合,我們向他解釋,我們不是迷路,不回到最開始的地方。結果,這個不知道懂不懂英文的死小孩,直接指指遠方約一百多公尺外(寺廟進入處),就伸手向我們要錢。見面還不到兩、三分鐘呢。各位,不要學豆比爸,看到有小孩招手,就糊里糊塗跟他走。(也許,這個小孩沒有耐心帶台中先生繞完整個寺廟,也許帶看沒幾分鐘,就伸手要錢,不過這是我的猜測啦。如果需要專業導覽,入口處的幾位懂英辦公室出租文的成年導遊,應該比不太懂英文的當地小孩好)因為我們覺得並沒有同意花錢請他,也不是迷路被他拯救(我很清楚我在整個寺廟區的哪裡),只是豆比爸莫名其妙被招手,就跟過去,所以不願意給他錢,但是基於禮貌,我們從背包裡拿出小車子要遞給他,其實這小車子很貴,比他要的1、2美金要貴得多,但他悍然拒絕,還是要錢。不要就算了,我們轉身,往回頭走,打算回到原來的地方,從當初爬出來的地方,再爬進去寺裡。這時候,這小孩又說願意接受車。我們不理他,繼續走。我覺得,將來當大量遊客開始湧入崩密烈寺時,將會抹煞掉它那股獨特的探險氣息。還有,因為遊客太多,當然也不能像現在這樣,允許遊客自由遊逛寺區,到處爬來爬去,搞不好還會限於只能走在木道上。我們初遊塔普倫寺時,一些可以走的地區,現在也都圍起來禁止進入,只能遠望。所以,要遊崩密烈寺,就要盡快趁早。因為,它不會永遠是現在室內裝潢這樣子。某個隱密處。我們爬過上圖的石堆後,一前一後走著,探勘這處地方。右轉後,就會遇到一整區超高的巨大石堆(不知道是不是被炸毀的中央塔廟後面),總之,算是死路,往回走。這是我們在崩密烈寺唯一一次遇到的死路,其他,我們都可以找出路一直繼續走(爬)。這面樹根牆,很吸引人。突然有兩個當地小孩從上圖的建築裡爬出,就是從一整個石堆最上方的三角形黑洞裡爬出。他們坐下來,擺姿勢接受豆比爸拍照。還蠻會擺的......不過豆比爸事後還是有點懊悔,覺得沒拍好。好鏡頭是很難抓的。某個懸空的大樹幹。真奇怪,怎麼會長成這樣。豆比爸將各式裝備卸下交給我之後,就躺到樹幹上狀似悠哉地躺著。躺沒幾秒,就不小心從樹幹上滑落跌下來,他反應快,落下來時有雙腳踩在地上,沒有摔倒,只是有點狼狽。可惜的是,滑下來時,手臂磨到樹幹,擦傷了。這種博物館級的重要文物,就這樣置放在地上。掃雷信用卡代償牌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x18exqgq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